
孙栋,我校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民建厦门市委委员。从教8年来,孙栋一直致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校企科研合作等工作。近年来,孙栋博士科研团队与10余家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获企业横向课题300多万元,积极推动了研究成果转化,有效助力合作企业与重点产业发展。
携手龙头企业 培养产业急需人才
平板显示产业是厦门市重点发展的千亿产业链之一,我校光电专业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致力于为厦门市平板显示产业输送优秀人才。在光电专业创建之初,由于地方行业企业需求量大、毕业生总量较少、就业分流等原因,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2016年以来,孙栋博士便投身光电产业人才培养事业,主动承担我校光电专业卓越班、光电应用闽台“4+0”班、宸鸿新干班的学生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管理任务。他始终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理念,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培育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孙栋老师(右一)带领英国南威尔士大学Nigel Copner教授团队访问冠捷显示科技

聘请松霖科技公司工程师为我校硕士生校外导师
“工作积极努力”“专业基础扎实”,这是校企合作企业对我校光电专业学生的评价。多年来,孙栋博士与三安光电、冠捷科技、天马微电子、宸鸿科技和友达光电等厦门市平板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学生与企业达成实习计划,有效增进企业对学生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的深入了解,为学生提供接触一流企业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机会与平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经验。专业学生与合作企业的“双向奔赴”,为毕业生留厦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我校光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留厦率”始终保持在厦门地区高校前列。
人才培养质量除了反映在就业,还体现在科研成果与升学深造。宋鲁明是孙栋博士指导的研究生之一。在校期间,在孙栋博士的带领下,他积极参与企业急需解决的前沿课题,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开拓科研思路。校内专业学习与导师的悉心指导双管齐下,他潜心钻研,最终凭借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得厦门大学南强博士计划资助并攻读博士学位。在孙栋博士的培养和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于校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联合技术攻关等一系列人才培养举措,我校光电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也逐年稳步提升,源源不断地为地方产业发展输出高素质专业人才。
坚持产教融合 服务地方企业研发
孙栋博士的团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以及厦门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积极投身光电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他们不仅关注基础研究,还注重与企业的合作,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近年来,孙栋博士团队与厦门彼格科技、厦门瑞之路眼镜科技、厦门冠捷科技、厦门松霖科技等企业深度合作,成功推动了多项科研项目的开展。系列研究成果涵盖ASE激光光源研发、PC光学镜片的激光防护及蓝光防护、检测研发、光子技术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等多个领域,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

孙栋老师在学校激光技术实验室进行光路调试

孙栋老师(右一)带领美国北德州大学教授访问厦门彼格科技
在合作过程中,孙栋博士团队积极推动与合作企业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同指导研究生实习实践,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的同时,团队也收获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孙栋博士团队承担的委托课题经费超过300万元。2023年,孙栋博士团队与厦门瑞之路眼镜科技公司成功完成了专利权转让备案及技术合同登记,获专利转让经费102万元,刷新了我校教师单次专利权有偿转让交易费的记录。校企合作带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有效助推地方光电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自身优势 助力学生对外交流
孙栋博士留学回国后,与国外多所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多次邀请国外合作学者访问厦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举办了十余场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他也积极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邀请国外学者做学术报告,不断加强国内外同行的交流研讨,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孙栋博士持续关心支持学校办学和高质量发展,多次参加我校承办的国际绿色智能制造会议,主动推介学校有关情况。积极组织师生走访厦门当地企业,推动校企合作项目落地,为光电专业发展建言献策。2021年11月,经厦门市政府批准,南京理工大学厦门数字信息研究院在我校揭牌成立。为促成南京理工大学与厦门松霖科技合建立松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孙栋博士在研究院成立前后承担大量的保障工作,为双方师生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南京理工大学厦门数字信息研究院在我校揭牌成立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研人员就应当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孙栋博士表示,未来将继续尽己所能,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努力提升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积极助力地方光电产业升级,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宣传部、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