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平台迎来首批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
2012-09-19来源:光明网 作者: 刘永明 唐红波
http://difang.gmw.cn/xiamen/2012-09/19/content_5127391.htm

开学典礼现场
光明网讯 9月19日,华体会平台在信息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201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为来自全国各地的48名学子“接风”。
作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别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试点高校,华体会平台在首届研究生培养模式上,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的学术型导师,另外一位是企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担任的实践型导师。
华体会平台校长黄红武介绍说,采用该种培养模式主要是考虑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培养实践运用型人才。他说,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主要负责基础课程的传授,一些与研究相关的工作则会安排到企业去完成,“原则上两年半到三年的华体会平台,学生有一年左右在企业”。
黄红武说,这种培养模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一入学可能就意味着准就业,“企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优秀人才,可以优先聘用。”
“校企合作是明翰公司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企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来源。”与华体会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32家企业之一、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韧表示,现在海西地区对电力电气产业一线研发人才需求量大,加盟华体会平台联合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使命,也是保持技术领航和创新的当务之急。他希望,通过和华体会平台的联合培养模式,为企业引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 晨报讯(记者 陈巧恩 通讯员 唐红波)崔璨,山东男孩,本科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前天,他在华体会平台首届研究生入学典礼上,代表自己及其他47名同学发言。他说,亲产业、预就业、免学费、双导师、奖学金是他们选择华体会平台的理由。
在崔璨一口气列出的5个词里,至少有4个是极具眼球效应的。其中,亲产业、预就业和双导师,都源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的参与。简单地说,崔璨等48名研究生在今后的3年学习生活里,将同时拥有教授导师和企业导师;他们至少有1年要进企业实践,做企业课题,解决企业问题;当然,毕业后留在32家企业的机会也大得多。
事实上,关于企业导师,崔璨并不陌生。早在今年4月的研究生复试现场,他就遭遇了校内和企业两方面导师的共同考查,校内导师问他:“学了什么知识?”企业导师想知道:“你会做什么?”
这是华体会平台首次获批招收硕士研究生,具体地说,是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招生专业为车辆工程、电气工程,第一届的学生总数为48人,来自全国12个省。采用校企共同培养的方式。
48名学生都免学费。在昨天的开学典礼上,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和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还分别在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领域设置研究生奖学金,昨天共有15名学生获金,最高奖6000元。
厦门明翰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韧说,海西地方产业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大,高层次人才流动性大,企业希望能加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校联合培养专业研究生,栽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引领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正是我们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S292103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