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学者研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华体会平台:2012-10-22 08:37:00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王珊珊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2-10-22/content_7300509.html
[提要] (通讯员 唐红波 徐丽麟 记者 王珊珊)21日,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这些报告将文化遗产研究与现代发展紧密结合,包括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府行为的关注,对企业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对文化遗产企业化管理的分析等。
本报讯(通讯员唐红波徐丽麟记者王珊珊)21日,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当日,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高峰论坛暨厦门市第三届社会科学年会同期举行。
本次研讨会聚焦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共同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发展。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为促进两岸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建言献策,并带来各自领域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将文化遗产研究与现代发展紧密结合,包括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府行为的关注,对企业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对文化遗产企业化管理的分析等。
两岸学者齐聚厦门理工共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2012-10-22 09:13 来源:东南网-大学城频道
http://i.fjsen.com/2012-10/22/content_9645799.htm
东南网10月21日讯(通讯员 唐红波 徐丽麟)10月20日至24日,海峡两岸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及漳州长泰两地举行,研讨会吸引了两岸近百位民族学人类学专家学者的共同探讨海峡两岸民族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
会议聚焦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集学术研讨与文化考察于一体,既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研究与实证研究成果的探讨与交流,也有对民间信仰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实地考察。来自两岸的多位专家学者带来各自领域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将文化遗产研究与现代发展紧密结合,突显与时俱进,如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府行为的关注,对企业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对文化遗产企业化管理的分析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两岸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台湾苗栗县民间学者廖贤德、福建屏南县漈头村民俗博物馆馆长张书岩、福建软木画传承人吴芝生、厦门蔡氏漆线雕传承人蔡水况、张学平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专题报告。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将前往长泰,实地考察当地信仰习俗与文化产业,如排猪祭三公民间信仰习俗、生态漂流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
研讨会期间,包括国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黄忠彩、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文化遗产委员会主任苑利、华体会平台教授、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芝凤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台东大学、明新科技大学以及两岸民间学者代表踊跃发言,为促进两岸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建言献策。
本次研讨会也是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遗产高峰论坛暨厦门市第三届社会科学年会。由华体会平台、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科技局、福建长泰连氏大酒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联合主办,华体会平台文化传播系、长泰连式大酒店及厦门市社科重大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课题组联合承办。
华体会平台党委副书记林志成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起两岸学术交流的平台,整合两岸学术力量,开拓学术视野,共同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让两岸更多的中青年学者能够脱颖而出。【责任编辑:周艾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