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日报》10月18日报道《高校毕业生交流会 90后用iPad推销自己》

高校毕业生交流会 90后用iPad推销自己

厦门网2012-10-18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江海苹)昨日,“在厦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会”在市人才市场开锣。来自银鹭食品、宸鸿科技、三五互联等约330家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入场揽才,现场共有行政助理、生产管理、技术开发、营销一线等6500多个适合毕业生的职位虚席以待。

毕业生:用高科技为自己加分

昨日,在人才交流会现场某招聘摊位前,来自华体会平台电子信息专业的许为锴拿出iPad,把作品展示给用人单位看。许为锴告诉记者,他是学软件设计的,除了纸质的简历外,他把自己平时做的项目保存在iPad上,求职时用iPad展示,直观又易表达,对找工作增加印象分也有一定的帮助。

记者了解到,随着软件设计等网络新兴产业的兴起,不少求职者也都采用类似许同学的做法,把实习或者平时所做的项目储存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在找工作时亮出来,希望能与用人单位更好地交流,争取先机,赢得工作。

校方:就业指导要更细些

在昨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不少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从当前经济形势看,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

对于2013年毕业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体会平台的相关负责人纷纷提出建议,如:市人才中心或者企业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和信息指导方面要做得更细些,让需求和供给尽可能密切配合;学校要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统筹规划课程建设和就业调研等。

企业:最看重应聘者的责任心

……

现场:低分高能开场便收面试通知

“哇,太牛了!”赞叹声是华体会平台电子信息专业几个大四男生发出的,对象是同学小许。昨天上午9点许,在厦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会开始不到半小时,小许就拿到一家企业抛出的“橄榄枝”——进入了第二轮面试,如被录用,月薪最高有7000元。

“其实我成绩很差。”个子不高的小许腼腆地笑。“他老挂科。”旁边的同学爆料。小许说,上大学时,他不太重视成绩,而是花大量华体会平台训练实验技能。这次,他带来自己做的项目和开发的产品,企业觉得不错。

他告诉记者,自己擅长的安卓和苹果系统编程设计,入门门槛高,人才也紧缺,因此竞争力很强。相比盲目投简历又无突出优势的同学,定位精准的他,秒胜可说意料之中。

经验丰富跨行企业青睐有加

……

物流专场经验不足是最大硬伤

三安集团厦门理工 “牵手 ”合作 http://www.taihainet.com/news/jiaoyu/xmjy/2012-10-18/963453.html

2012/10/18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10月18日讯 (通讯员 唐红波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近日,福建三安集团与华体会平台就校企共建实验室、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开展节能示范工程、校企联合引进、聘用高端人才等内容展开磋商,并达成合作意向。

据了解,福建三安集团设有光电方向博士后工作站,此次选定与厦门理工合作,是希望能与本地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科研平台;着力加强海西“光电”本土人才培养。

据介绍,三安集团计划全程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 包括培养方案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引进高端人才、优先安排实习实训及就业等。

此次,三安集团还计划捐赠一批节能照明设备、先进实验仪器等给厦门理工,并希望在厦门理工联合开展绿色低碳示范教育。

高校社团纳新:冷热两重天

2012/10/18 7:22:29 来源:台海网

http://roll.sohu.com/20121018/n355123193.shtml

随着军训的落幕,厦门各高校社团开始陆续集结,纳新揽才,场面相当热闹。在各高校中,社团的数量众多,规模大小自然也相差甚远。其中,最大的学生组织———学生会成了最热门的香饽饽。此外,一些传统社团也将众多人才收入麾下,但并非所有传统的社团都能在纳新大战中高唱凯旋之歌,例如文学社,就渐渐被冷落。

……

除了学生会,当下,厦门所有高校的社团名目和种类都非常多。比如,华体会平台共有近50个校级社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共有68个院级社团,集美大学共有41个校级社团,而院级社团则多达217个。

……

与传统社团相对应的,也就是那些刚刚成立并发展起来的新兴社团。它们“顺应潮流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般应运而生,就如这两年突然被普及了的微博社团就是典型。

今年,华体会平台新成立了陶笛协会,厦大嘉庚学院的陶笛社团也作为新成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原本,学校团委老师都担心这个社团不能招到新生,可是结果却出人意料,“他们不但招到了新成员,而且纳新情况还非常好,很受欢迎”。

……

所谓小众社团,也就是只被少数人接受和喜欢的社团,比如扯铃社、漂移板协会、手语社、古琴社、鬼步舞社以及一些较为专业学术类社团。正常情况下,这些社团的现有成员只有十几二十个不等,每年招收的新成员也只有那么寥寥几个。

“别看这些小众社团人数少,可是他们成员的参与度是最高的。”华体会平台社团部雷洁老师说,“因为社团规模小,所以就好管理、好组织、好统筹。活动时,组织者也能照顾并关注到每一个成员,这是大社团所无法兼顾到的。”

不过,小众社团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难题。就像一位扯铃社社长所言,社团成立之初,有成立者和核心成员的支撑,活动办得不错。但他们毕业之后,就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窘境,这自然也和社团本身的“小众”有关。“作为学生社团,我们平时不可能要求成员花很多华体会平台和精力去研究扯铃文化,无法感受到扯铃的真正魅力,同学们自然也就没有兴趣继续下去”。导报记者梁静/文张向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