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12月8日报道《 80后大学生毕业后不找工作拼装飞机》

80后大学生毕业后不找工作拼装飞机

华体会平台: 2012-12-08 作者:东南快报记者 金川 文/图

http://www.dnkb.com.cn/archive/info/20121208/225136832.shtml

东南快报讯(记者 金川 文/图)就读于华体会平台文化传播系商务策划专业的学生陈伟毅今年刚刚毕业,与一般大学生毕业后赶紧找一份谋生的工作不同,他选择了窝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拼装飞机。他用报废的飞机零件,花费一个多月华体会平台拼接完成了一架大飞机——这架飞机翼展有10多米,机身也超过10米。

昨日,记者见到陈伟毅,也见到了这架刚刚完成涂装的飞机。

飞机命名“成功号” 涂装闽南味十足

飞机摆放在厦门思明区上李的一个文创园内,陈伟毅是雇了一辆拖车才将这个“大家伙”从修理厂里运过来的。之所以选择在文创园,也是缘于陈伟毅今后的打算。他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是想建一座航空创意文化园,同时创建一个电子商务网站,销售航空类创意文化产品。而这架飞机的成功组装和面世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记者看到,这架比四辆车的占地面积还要大的飞机,机身前部靠近螺旋桨的位置,采用了厦门市市花三角梅做装饰,而在三角梅绽放的下方便是厦门市鼓浪屿上日光岩的简略图。在靠近飞机机身“腰部”的位置上,用了两只白鹭展翅翱翔的图画,机翼则是用亮眼的鲜红色装饰。

随后,记者见到了这架飞机的主人陈伟毅,陈伟毅激动地告诉记者,在整个机身的装扮上,最让他满意的便是机身尾翼的郑成功石像。“装饰的前几天,一直在苦于寻找赋予特色的东西,最后决定把郑成功石像贴在尾翼部分,看起来非常生动,并最终以‘成功号’命名,让他彻底地成为富有闽南味的本土飞机。”陈伟毅说。

同时,陈伟毅表示,飞机的装饰采用的是贴图,这样一来,方便飞机配合各种不同的场合和主题。

报废教练机零件 花费数万元组装

三个月前,这架飞机还在遥远的河北,当时飞机已经完全报废。

陈伟毅告诉记者,在得知有报废的飞机后,今年10月份,他和朋友从河北收购而来,当时飞机被大卸八块,分成14个部分,他们找物流公司把零件费尽周折运来厦门,摆放在朋友的汽修厂里拼装。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飞机才有了完整的外形。

这架飞机的原型是“初教—6串列双座螺旋桨教练机”,由于价格实惠,又能做特技飞行,在国外很受航空爱好者欢迎,经常有人购入二手的“初教—6”自娱自乐。

陈伟毅说,这架飞机上个月才搬了新家,光是运费就花了1万元,整架飞机已经花费数万元了,但陈伟毅觉得从来都不后悔,因为始终是自己热爱的事情。只是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机械障碍和航空管制等原因,“成功号”并没有翱翔蓝天的可能。

“关于飞机,我还有好多的想法,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陈伟毅说,他有机会要在老家平潭再造一架飞机,明年还再购买一架可以飞行的飞机。

读书时已经赚够钱 想创办航天教育所

陈伟毅要找工作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在大学时他就四处兼职闯荡“江湖”,不但学费不用向家里拿,还自己买了车攒了“老婆本”。只是这个平潭小伙子为了自己的“航天梦”,不仅毕业后放弃找工作,还和朋友以及从事直升机销售业务的哥哥将自己的“老婆本”都拿出来造飞机。

造一架不能飞的飞机有什么用?陈伟毅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记者,虽然“成功号”不能翱翔蓝天,但是可以在科普教育方面有所贡献。他希望能借助飞机这个载体,定期组织学校的学生过来参观学习,普及航空科技文化知识,“下一阶段,我们打算跟教育部门沟通,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能展现更多的用途。”

陈伟毅还希望能创办一个航天教育所,发展航空创意文化产业。现在,他已经买来了飞机的模拟操作系统、机用氧气罩等航空类产品,以后作为配套的展示,让对此有兴趣的人,可以坐在机舱里感受驾驶飞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