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厦门《政府工作报告》:做好岛内外一体化才能促进同城化
2013年01月08日 来源:人民网、《海西晨报》
http://fujian.people.com.cn/n/2013/0108/c339482-17984549-3.html
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和海沧隧道,构建地铁新兴商圈;厦漳泉固定电话争取统一区号和资费……昨日,总共23页、12600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勾勒出厦门2013年发展的新蓝图。
关键词 民生保障
[就学就业] 抓好青年就业
在子女就学方面,市民的普遍愿望是“上好学”。因此,《报告》所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具体的内容包括,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新建18所公办幼儿园、34所中小学。 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加大对岛外学校的扶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公办义务教育的比例。另外,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做好厦大、集大、华大等省部属高校共建工作。支持华体会平台进入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加快城市职业学院集美校区建设等。
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样,在推动就业方面,《报告》要实现的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即通过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完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创业能力。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就业。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把握战略机遇增强忧患意识
厦门网2013-01-07 来源:厦门晚报
http://www.xmnn.cn/dzbk/xmwb/20130107/201301/t20130107_2922368.htm
本报讯(文/记者徐林武图/刘东华)今天上午,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厦门人民会堂隆重开幕 ……
【两会微评】 自揭“家丑”承认差距 说真话不怕“丢面子”
□记者王绍亮
昨天下午,市政协分组讨论,还不到四点半,第二组召集人就说:今天的会就到此了。记者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那么快,往年都要开到5点30分,有些组甚至要开到天黑才“散伙”。
海沧区委常委、统战部长王雪敏笑着说,现在提倡开短会,讲重点了。
回想会上委员们的说法,还真是那么回事。“拍马屁”的声音少了,“官话”少了,委员们发言直奔主题,说心里话,反映实实在在的问题。
华体会平台副院长朱文章说,岛内外一体化以来,建设方面大家看得到,有成效;但是软环境,差距还很大,集美和岛内就差一座桥,房价差了一半,集美一万多,岛内要两万多。“建设搞上去了,管理也要跟上,要让人的素质提升。”朱文章说。
这个话题引起与会者共鸣,有的说,岛外变化很大,医疗、教育已经不错了。但是岛外一名区级领导不“同意”啦:差距还很大,发烧感冒还行,大病还得要到岛内看。他还讲了自己的经历。他说,岳父生病请了一个岛外知名的医生看,说是胃有问题要手术,没想到手术做了一半,医生突然跑出来说,搞错了,不是胃,是胆有问题。
说起自己“地盘”上的事,他并不怕“家丑”外扬,不用官话套话“遮丑”、“护短”,而是坦承“差距还很大”。说真话,也不会丢面子。听了他的话,大家都认同岛内外一体化任重道远,不能盲目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