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报道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谈支持我校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

两岸知识产权银行有望在厦成立

来源:厦门日报

2013年4月18日,厦门市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市提出今年要加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厦门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创新厦门”的目标。日前,本报记者就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专访了厦门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卢琳兵。

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在七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定位于“五个服务”,打造“五型队伍”

……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记者:在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过程中,我市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哪些创新举措?

卢琳兵: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和知识产权管理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分别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体会平台共建教育与研究中心。支持华体会平台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创新招生与授课方式,科学设置课程:一是依托国内外优秀大学资源,探索开拓横向联合办学与异地培养模式,条件成熟后开展本硕博连读。二是创新招生模式,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招生模式,更广泛吸纳诸如中小学发明、理工科竞赛奖等创新类人才。三是做好专业课程的顶层设计,专业课程涵盖管理、法律、经济、国学、艺术、政治及专业技术等学科。四是创新“1+n”授课模式,“1”位行政政策专家,“n”名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发明家、创业导师、企业家,传授政策导向和技术发展动向及实战经验。五是探索建立若干实训教学基地,与国内知名科技园区、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六是探索共建大学科技园知识产权转化孵化器。计划今年秋季开始招生,同时,启动知识产权综合性人才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培训、教育工程。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加快培育国家急需的知识产权类的综合型复合人才。

文/本报记者吴君宁通讯员张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