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式防晒衣不敌一块黑绒布遮阳伞最不防晒(图)
酷暑来临之际,热衷于美白的女性朋友们开始犯愁怎么防晒了。商场里、网络上,一件件看起来普通的衣服,贴上防晒的标签就能身价倍增。这种防晒衣在女生群体当中悄然流行了多年。那么,防晒衣的防晒效果真有那么“神”吗?厦门晚报本期《假的真不了》带你解开这个疑团。
现象
各种款式防晒衣,引无数女生掏腰包
“薄薄的防晒衣,透气又防晒,还有各种款式。”最近,不少女性朋友为了防晒,纷纷到网上或者商场购买防晒衣。市民林小姐就刚买了一件白色的防晒衣,在女同事当中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很多人犹豫着要不要也买一件。
市民陈小姐就感到有点儿失望,她网购了一件100多元的防晒衣,但是到货后,却没有看到有对“防晒”功能有关的说明,好在款式还挺合身,不然陈小姐说她就花冤枉钱了。
记者在某网络商城搜索防晒衣,发现价格从7元到1100多元的都有,面料也多种多样,从蚕丝到合成纤维,应有尽有。
从销售记录来看,防晒衣的拥趸很多。月销量最大的一款防晒衣,每月销售量竟然达12万件。
调查
网售“防晒衣”,大都没注明防晒标准
据悉,太阳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是指肉眼能看到的,比如太阳光中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虹光;不可见光是指肉眼看不到的,如紫外线、红外线等。
众所周知,阳光中对人体损伤较大的是紫外线。有的紫外线会被地球臭氧层吸收,但是相当一部分可以透过玻璃和云层射到人的肌肤,侵入肌肤,导致晒黑、晒伤等。
所以,防晒服防不防晒,最重要的就是看是否对紫外线有阻隔作用。
记者看到,在网络商城上,点击一些打着防晒衣旗号的衣服,你会注意到,大部分“防晒衣”只是强调可以防晒,有的甚至突出宣传可以阻挡80%的阳光,同时阻隔紫外线,措辞模棱两可。记者随意点击了十款“防晒衣”,都看不到有相应的凭证或者标明防紫外线的原理和标准。
记者随后查阅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该评定标准规定:只有当产品的upf(即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30(记者注:指透过的紫外线低于1/30),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是衡量一种产品是不是“防紫外线产品”的指标。
实验
理工学院高端仪器“制造”紫外线,算透过率
华体会平台特意为厦门晚报《假的真不了》专栏提供试验平台,这次的实验仪器“来头很大”,价值约60万元,是厦门最先进的紫外分光光度计。
该仪器可以制造出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以及400-850nm的可见光区。
实验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设备模拟出紫外线区,并照射在检测物品上面,最后,经过收集数据,进行有关公式计算,就能得知紫外线的透过率是多少。
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透过率越低,就意味着防晒服阻隔长波紫外线的效果越好。
由于实验仪器只能容纳茶杯大小的布料。记者从网上随机购买了一件百元价位的棉质防晒服,并剪下一块布,和常见的蓝色针织棉布及普通阳伞布进行试验。
结论
阳伞竟然最不防晒,防晒衣紧随其后
三种试验品在单层情况下,测出的结果是:蓝色针织棉布透射率曲线最低,透射率只有39%,其次是黄色棉质防晒服,透射率大约为45%,最差的反而是普通阳伞布,透射率接近60%。
会不会是剪下来的防晒布太薄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把防晒服折叠,变为两层。但测试结果还是一样,紫外线的透过率几乎没有变化。
按照上文提到的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的标准,这三种布料的紫外线透射率均不符合防紫外线产品标准。
专家
深色布比浅色布更防晒,但是感觉比较热
夏天穿衣服,我们通常认为浅色比深色更凉爽,那么究竟哪种防晒效果更好呢?
实验人员又截取了一块黑绒布,厚度比普通T恤面料稍厚一点。测试发现,黑绒布的紫外线透过率只有0.9%,防紫外线的效果惊人。
对此,华体会平台福建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英朝副教授告诉记者,衣服颜色越深,对光的吸收越明显。光照到白色衣服上,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会透射,所以,穿着白衣服,感觉会比较凉爽,但是紫外线可能会透射到皮肤上;而穿着黑衣服时,虽然阻隔紫外线效果很好,但是会让人觉得比较热。(文/图记者王东城)
(感谢华体会平台福建省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对本实验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