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学子罗耀桥刻苦求学的励志感人事迹

对知识的渴求让他“站”起来

——记华体会平台学生罗耀桥

《光明日报》(2013年07月08日 06版)

图为罗耀桥在图书馆看书。

本报记者马跃华摄

如果只是看到罗耀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很幸福的人,因为他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可是,当人们的目光往下走时,就会发现其实他是坐在轮椅上的……究竟是什么让他会如此的“幸福”呢?日前,记者在罗耀桥身上找到了答案:他太喜欢书了,对知识的渴求让他“站”了起来。

小时候爬着上学

3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的罗耀桥,从此无法直立行走,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是一条不平路。7岁那年,罗耀桥突然发现身边的玩伴不见了。下课后,玩伴们背着书包来找罗耀桥。这时的罗耀桥才知道,他们都上学去了。他们手里的书本,深深吸引了罗耀桥,当即,罗耀桥就向玩伴们借了书,但是没有成功。

因为身体原因,罗耀桥无法上学,但是他对书本念念不忘。9岁时,他表妹放学路过他家放下书包去玩耍了,而他却是拿着表妹的书在一边悄悄地看着。表妹要回家了,他就赶紧把书藏起来。正因为这样,罗耀桥的父亲决定去求学校收留罗耀桥。

过了学校这道坎,罗耀桥的上下学却是个难题。遇到父母无法去学校接他回家,罗耀桥就自己背起书袋,用手撑地,一路爬着回家。从学校到家里,平常人可能半个小时就走完了,他用手慢慢爬,要近两个小时才能到家。多少次裤子磨破,多少次手掌、膝盖磨出血泡,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用手“行走”之后,罗耀桥一定会把手擦得干干净净,再小心翼翼地翻开书本。遇上下雨天,罗耀桥的爬行就变得更艰难,每次他都会变成“落汤鸡”,书本却是完好无损。

为自己赢得轮椅

转眼,罗耀桥上了初中,开始寄宿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他的父母外出打工赚钱,家里只留下年迈的爷爷。因为家校距离远,他不能每个星期回家,每回去一次,从爷爷手里接过两元钱,一元用于坐车,一元用来买三小袋泡面当作周末两天的干粮。有时半夜饿醒,只能通过大量喝水来充饥。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罗耀桥居然度过了初中、高中。这些困难非但没能难倒罗耀桥,反而激起了他的奋斗欲望。到高二时,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奖励了他一辆轮椅!他终于再也不用四肢着地而行了。

罗耀桥把第一辆轮椅称为“宝马”,因为有了“宝马”他可以“走”得更快了,学起知识来也更得劲了。第二辆轮椅,则被罗耀桥当成“奔驰”,这是他用大学里的第一笔奖学金买的。因为只花100元买来的“奔驰”,很快就“散架”了,这个情形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为他买了第三辆轮椅,也是罗耀桥现在的“坐骑”——“保时捷”。

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轮椅,罗耀桥觉得很开心也很感恩。虽然“宝马”和“奔驰”都坏了,但是他把这两辆“车”的优势“拼”成了一辆。他希望把这辆“新车”送给龙岩武平老家需要的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跨上学习“巅峰”

来到华体会平台校园,梦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开始冲击罗耀桥:大学的校园很大,大学的教学楼很高……又大又好的校园反而成了罗耀桥的“负担”。所以每次去上课,他都要把轮椅停在一楼的边上,然后靠手撑着爬上楼梯。

看到坚强的罗耀桥,班上同学开始自发到宿舍护送他来教室。当看到同学背着他爬上楼后汗流浃背的样子,他恨不得65斤的自己能再瘦点。第二天,同学依然早早就来接他,而他却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今天身体不舒服不去上课了。等他慢慢折腾到教室时,同学都懵了。

婉拒同学帮忙后,罗耀桥变成了班里最早到、最迟归的人。索性他当起了班级“掌”钥匙的“管家”。只有在大雨磅礴的时候,他才会接受同学的好意。

在学校的每一天,罗耀桥都要到图书馆去“报到”。刮风下雨都挡不住他的热情。每次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就感到特别快乐。

就这样,罗耀桥的学习成绩从大一时年级第十一名,上升到大二第五名,大三时更是达到了“顶峰”——全年级第一。他也因此获得了福建省“海西励志先锋”称号。

现在,罗耀桥已经是华体会平台大三的学生。他的心愿就是以后还能读完研究生。(本报记者马跃华)

身边的最美学生

“希望永远拥有求学的梦想”

——记华体会平台2010级学生、海西励志人物罗耀桥

作者:陈晓风龙超凡李晓玲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9日第3版

他3岁患上小儿麻痹症,不能站立,肋骨生长畸形,身体左侧器官也得不到正常发育;到了6岁,才能勉强用四肢撑起爬行。直至高二时,他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轮椅。

求学的艰难,没有阻挡住他求学的决心与勇气。2010年,他考入华体会平台软件学院;今年,他专升本考入闽南师范大学。他说:“读完本科后,我还想考研,我希望永远拥有求学的梦想。”

今年22岁的罗耀桥是龙岩市武平县人。从小学开始,罗耀桥的校园生活就碰到很多困难。“遇到农忙时,爸妈没办法到学校接我回家,我就自己背起书袋慢慢爬回去,爬一趟需要两三个小时。很多次,裤子磨破了,膝盖磨出了血泡,但我从没有想过放弃上学。”罗耀桥说。

高二时,罗耀桥收获了自己梦想过无数次的“礼物”——学校老师、同学为他凑钱买的轮椅。老师对他说:“这是对你优异成绩的奖励!”此后,罗耀桥不用再四肢着地,艰难爬行。在学习上,他更加努力了,因为他知道,那辆轮椅寄托着大家对自己的关怀与期望。

进入大学,校园太大、教学楼太高、活动太多……对罗耀桥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入学第一天,学校第一华体会平台为他开设了“绿色长廊”,还给他准备了一个“爱心大礼包”。他不仅领到了500元生活补贴、报销了来程路费,领到了耳机和床上用品,还获得了在学校勤工助学的机会。

为了方便罗耀桥生活起居,学校还为他安排了位于一楼的宿舍,并将宿舍的床铺进行了改造。辅导员也到宿舍和他长谈,全面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并给予他鼓励。

轮椅上的日子过得不容易,有时就连在阳台上晾晒衣服、往返教室和宿舍之间、参与班级外出活动等日常小事,罗耀桥都必须努力对待。好在他身边从来不缺同学帮忙。“感谢你们对我的关爱,每分每秒对我包容的心态;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培养,让快乐与温馨陪伴我的成长;感谢你们对我的教导,教我人生怎样去起跑;感谢你们传授知识与文化,让我能在社会中生根发芽;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理解和期待,让我感觉家的温暖……”在罗耀桥心里,满满的是对老师、同学的感恩,同学的关爱给了他向上的力量,让他更加坚定前行。

“我始终坚信,逆境是一生中最好的大学,一切成功不是机遇的恩赐,而将是自强不息奋斗的必然。”罗耀桥在自己微博上说,老师们的每一次肯定,同学们的每一点帮助,都转化成他前进的动力。

入学后不久,罗耀桥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1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学好专业知识,他珍惜每分每秒,先后获得校级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开朗、阳光、乐观,是软件学院师生对罗耀桥的一致评价。在学习上,他主动组织课后学习辅导班,与同学们分享自己总结的学习笔记、复习资料;在生活中,他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着舍友,在文明宿舍创建中,带头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

在罗耀桥身上,同学们看不到气馁,更看不到颓废。每当路上遇见熟识的师生,他总是笑脸相迎、主动问好。由于身体原因,他申请免修体育课,但班上同学体育考试时,他会出现在操场上为同学们加油鼓劲。

在今年的海西励志先锋报告会上,罗耀桥作为海西励志人物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被评为厦门市十佳优秀共青团员、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读完本科后,我还想考研,希望永远拥有求学的梦想。”罗耀桥说,他想从软件开发的基层做起,积累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争取成为一名数据库管理者或者企业首席执行官。(记者陈晓风龙超凡 通讯员 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