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刊载我校教师文章:解读厦门文化产业四大亮点

解读厦门文化产业四大亮点

来源:《厦门日报》 2013-11-08

文/余霖(华体会平台传播系主任)

随着“文化强市”战略实施,厦门市的文化产业步入了逐年提速增长通道,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产业地位持续提升,为促进厦门市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数为11214家,从业人员共20.23万人,主营收入达859.48亿元,同比增长16.23%,居全省第一;实现增加值217.03亿元,同比增长20.09%,在全省排第三,占全省文化产业总量比重为21.6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7%,同比增长8.45%,居全省第二。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厦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初步涌现。根据厦门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现状,厦门市文化产业集中突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加快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文化旅游、数字内容等四大产业集群建设,确立以动漫网游业、影视业、创意设计业、古玩与艺术品业、演艺娱乐业、印刷复制业、文化旅游业、数字内容与新媒体业等八大领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门类。

厦门市文化产业实施集群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集群已逐渐行成相互支撑的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能够实现较高增值效应的价值链。

A

数字内容产业

打造网游、手机动漫基地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改善软硬件设施,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生产、运营与服务,已在软件园二期规划16万平方米研发楼作为动漫网游区,配套建成了中国南部最大的公共数字媒体平台,包括集群渲染平台、动作捕捉平台和音频采集平台等,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称号。同时,厦门是全国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具有发展网络内容服务与新媒体业的良好基础。

截至目前,围绕厦门手机动漫基地聚集的各类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企业数已经接近200家,形成了聚集发展的态势。

B

创意设计产业

艺术人才密集是先天优势

创意设计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与支撑作用,其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数字多媒体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等等。厦门市拥有了发展创意设计业的先天优势,艺术院校密度比较高,拥有相当数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厦门市现拥有市工业设计中心、合道设计、翰卓路桥景观设计、天诺设计等一批创意设计企业,并着力推动了龙山创意产业园、根深智业文化创意产业园、闽台文化产业园等创意设计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创意设计业的集聚发展。

C

文化旅游产业

古玩、油画、赛事齐头并进

厦门市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正快速扩张,厦门古玩市场已成为全国三大市场之一,形成了唐颂古玩城、闽台缘古玩城、裕鑫古玩城、东渡文化古玩城等6个有一定影响的古玩城,累计商铺近2000个。同时专业设计建造的规模庞大且面向高端市场的厦门古玩城也将在明年初隆重开业。

厦门市的商品油画市场影响世界市场,形成了乌石浦油画一条街、海沧油画一条街、明发商业广场油画市场。目前,厦门已有画师1万多名,从事油画进出口贸易企业30多家,大、中型油画制作工作室100多家,画廊近500家,销售油画颜料、生产油画布及画框的企业近40家。整个油画产业链年产值约1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基地。

厦门演艺娱乐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厦门市现有演出经纪机构20多家,歌舞娱乐场所300余家,共吸纳从业人员近12000人,已形成环筼筜湖、海湾公园的歌舞娱乐、咖啡、酒吧等文化休闲聚集区,成功举办了观音山沙滩文化节、白海豚音乐节、海峡摇滚音乐节等品牌演出活动。

在文化会展业和节庆赛事产业上,近年来厦门市的文化会展和节庆赛事活动发展尤为活跃。厦门市成功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厦门)国际钢琴比赛、鼓浪屿钢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厦门国际动漫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郑成功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展会、赛事。

D

影视产业

两岸合作试验区

厦门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现代影视产业基地、两岸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和国际影视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现全市有影视制作企业40多家。2009年,注册资金达2个亿的金英马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落地厦门,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占地近1400亩的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正式开工。2013年,国龙联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厦开始着手推动国龙两岸影视文化基地的建设,引领以好莱坞为代表和核心的欧美电影工业和技术向中国的转移,打造产业聚合的影视基地。同时厦门本土影视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钢琴密码之骇客公敌》也已摄制完成并在全国上映。

经过长期的发展,厦门市已形成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以及重要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相融合的文化产业项目正在成为厦门文化产业的主流业态和发展支柱,也是厦门市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

【政策瞭望】

根据《厦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各区将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产业优势,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实现竞合效应。

思明区

发挥中心城区成熟的环境优势和鼓浪屿品牌效益,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演艺娱乐、艺术产业、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门类。

湖里区

发挥中心城区交通区位优势,借助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契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艺术产业、文化旅游、影视传媒等文化产业门类。

集美区

发挥新中心城区交通区位和高校集中的资源优势,增添园博苑、集美学村的文化吸引力,重点发展影视产业、数字内容与新媒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门类。

海沧区

充分发挥天竺山、蔡尖尾山、马銮湾自然、人文资源,利用文化艺术品产业聚集的优势,重点发展文化艺术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同安区

利用深厚文化底蕴、自然生态和发展空间的优势,发展文化休闲产业和文化制造业;以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项目和软件园三期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以文化科技主题公园为依托的文化旅游产业;以厦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软件园三期为依托的数字内容产业。

翔安区

利用自然生态、发展空间、民俗风情、两岸交流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文化用品制造业,大力发展农家乐文化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