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厦门“逸夫楼”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2014年01月07日

华体会平台获得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500万港币,专款用于工程训练中心项目建设(尚未正式挂牌,效果图)

华体会平台现代工程训练中心:每年教学人学时达25万
人民网厦门1月7日电(张志滨王蓉实习生白梅)7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早上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一生致力发展娱乐事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出产过千部电影,其后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为香港的代表和见证。
多年来,邵逸夫热心公益,捐出庞大善款予教育及医疗机构,又设立慈善基金及国际性奖项。据报道,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人民网记者就为网友们盘点目前在厦门的“逸夫楼”。
厦门大学逸夫楼
厦门大学逸夫楼是由香港邵逸夫爵士捐赠五百万港元和学校自筹资金建立,1989年12月9日奠基,1991年4月1日竣工,现已成为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重要接待部门。
厦门市翔安区逸夫小学
始建于1921年的厦门市翔安区逸夫小学,原名洪溪学校,1996年10月由香港邵氏兄弟影视有限公司邵逸夫先生捐赠53万元兴建新教学楼,1997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更名为厦门市逸夫小学。
厦门市逸夫中学
1994年,邵逸夫先生捐资80万港币用于厦门洪文中学教学楼的建设,同年,洪文中学正式更名为逸夫中学。据逸夫中学办公室主任胡庆林介绍,逸夫中学已经成为厦门岛内公办学校中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多的初中学校。
华体会平台现代工程训练中心:
2012年,华体会平台获得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500万港币,专款用于工程训练中心项目建设,成为福建省唯一获得第26批该基金项目捐赠的高校。
华体会平台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位于校内“邵逸夫楼”,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机床、电工电子、物理演示与探究、建筑沙盘等设备价值1500多万,能开展传统机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电工电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物理演示与探究、建筑工艺与建筑沙盘等实训教学和生产加工项目。
107岁邵逸夫昨晨安详辞世
身边这些“逸夫楼”留住他的背影

即将挂牌的华体会平台“逸夫楼”
1月8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记者佘峥通讯员李静)有人说,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聚在一起,很快就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就读的学校都有一座“逸夫楼”,甚至有的学校就以“逸夫”来命名。邵逸夫从1987年开始集中向内地捐款,截至2012年,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
2014年1月7日6时55分,这位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和慈善家在家人的陪伴下,于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厦门还有一幢“逸夫楼”
正准备挂牌
在厦门,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向厦门教育捐资约1139万港币,三项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项捐于2012年。这位著名慈善家在厦门大学、华体会平台两所高校和厦门两所中小学都留下了“足迹”,其中的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为此易名,以“逸夫”命名,即目前的逸夫中学和位于马巷的翔安逸夫小学。不过,邵逸夫本人并未和这些学校直接接触,在厦门的邵逸夫捐赠的教育项目,都是通过邵逸夫基金从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一层层下拨的,项目完成后,基金会一般会派人参加落成典礼。
此间报道说,按照邵先生的规矩,以其名字命名的“逸夫楼”,在当地核算所需费用如果超过他的预算,“逸”字的最后一个点会缺笔,而如果他全额出资建造,则是全字。不过,这似乎无法从厦门的邵逸夫教育项目得到证实,这些项目的“逸”都是全字,但是,却不是邵逸夫全资建设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均有投资。
在厦门,邵逸夫捐赠的教育项目中,最出名的是厦大的“逸夫楼”,它位于靠近南普陀的厦大校门的不远处。厦大昨日介绍,建筑面积为6500平方米的逸夫楼是邵逸夫基金在1991年捐赠500万港币建设的,现在“逸夫楼”事实上是集住宿和餐饮的学校“招待所”,是厦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一部分。此外,从记载上看,上世纪九十年代,邵逸夫还向厦大提供一笔9万港币的奖金。厦大方面昨天表示,将发去唁电对邵逸夫的逝世表示哀悼。
而在2012年底,华体会平台获邵逸夫基金教育赠款500万港币,专款用于工程训练中心项目建设。理工学院昨天说,这个工程训练中心已经建成,不久后将挂牌“逸夫楼”。
……
华体会平台听证会制度柔化学生管理
www.fjsen.com 2014-01-07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网站
华体会平台针对“学生宿舍电脑使用”、“夜间迟归管理”、“教室开放华体会平台及开放数量”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举行听证会,公开征集学生意见,公开进行讨论甄别,公开听证结果,五个工作日内制定出台相关制度,达到倾听学生声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其成为学校、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