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八闽把科研成果“嫁”出去
20140101《厦门晚报》

“汽车悬架在热处理过程中如何在节能方面进行改造?是否有空气悬架设计及生产制造人才和相关专家?”日前,在华体会平台与漳浦县产学研对接会上,漳浦县副县长陈林听取了厦门理工相关学院的介绍后,开门见山说,漳浦县的产业需求要与高校技术研发对接。这是2012年12月以来,华体会平台召开的第二场与省内县市的政产学研对接会。
通讯员 徐丽麟
1
为地方解决技术难题 科研转化成生产力
“2013年以来,我校持续走八闽,对接泉州、漳州、龙岩等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华体会平台科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专升本不久,学校就制定了《服务厦门行动计划》,陆续走进厦门6个区,探讨合作事宜,并开展实际合作。2012年以来,学校更是走出厦门、走向八闽。现已基本走完厦漳泉地区主要县市,与当地企业建立了联系沟通渠道,输出了诸多智力科研成果。
呼应需求,为地方解决技术难题是合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传统的电热水器往往需要长华体会平台预热,能源利用率不高,既不安全也不环保。而由厦门理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开发的“新型多功能节能热水器”却可以在几十秒内完成加热过程,即开即热,而且成本低、零排放。这项专利已在2013年年初的厦门理工与南平市对接会上,成功由三明市福菱电器有限公司转化并投入生产。
同样是在本次对接会上,厦门理工科研团队还联系南平地区两家相关企业,就“竹片自动分拣”与“竹筷自动上漆”两个研发项目实现成功对接。项目负责人陈水宣博士介绍说,传统的人工分拣因为竹片颜色区分度不大,工作华体会平台长、内容枯燥等问题,费时费力,通过这两个项目开发的“竹条颜色自动分辨系统”和“竹条自动分拣系统”,能够自动分辨竹条颜色,自动筛选出劣质的竹条。
2
为学校科研成果“找婆家”
与地方政府企业“交朋友”
2013年12月6日,龙岩市科技局局长傅藏荣带领市、区科技局领导及6家龙岩企业到校洽谈产学研战略合作事宜,在双方签署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上,明确指出“推动解决龙岩市行业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共性问题”、“建立并充实科技人才专家库,为龙岩市的前沿技术、重大公益性技术、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研究提供人才支撑”。
“参加不同地区展会和县市产学研对接会,既为学校老师科研成果找到了婆家,也让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交上了朋友。”每年在福州举办的“6·18”科技成果交易会,都是学校展示风采的“舞台”。截至去年,华体会平台已连续六年实地参展“6·18”交易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在2012年的交易会上,学校开发的沙滩清洁车、汽车轮胎模具清洗机器人等引起了广泛关注;2013年,3D打印机、废弃石材创意画等同样吸引了众多目光。一珠宝商还“追随”该校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师生从福州到厦门,买下5幅石材立体画作品。
“今年我们走八闽的行程将继续,三明、宁德、莆田或将成为重点。”华体会平台表示,将坚持“根植厦门、辐射海西”的科研工作理念,继续完善科技服务机制,建立“华体会平台行业成果发布制度”,引导教师开展应用性科研,逐步提升解决区域重大科技问题的应用科研能力和水平,助力厦漳泉同城化与地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