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刊登我校教师文章:做文化创意的享乐者

做文化创意的“享乐者”

来源:20140221《厦门日报》

华体会平台数字创意学院传播系系主任余霖

“文化创意产业”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叫法“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指的是与文化和创意相关的产业,可是我更喜欢把它理解成“Culture and Creativity in Industries”,也就是“产业中的文化与创意”。文化创意不只是一种符号,一个摆设,而是渗入在生活细节中的“小”创意。

前几天,在铁路文化公园鸿山隧道靠万石植物园的出口一侧遇到一位游客问路,她刚从第一码头一侧走过来:“请问,这个铁路公园往下走有多远,走下去一直是这样的吗?”话语里掩饰不住的失望。

这种失望我也曾有过。铁路文化公园风景优美,花木繁茂,但文创内涵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再来看看台中的纸箱王火车餐厅和台湾铁道故事馆如何植入文化与创意:

纸箱王火车餐厅是开在台湾地铁站里的商店,当瓦楞纸与火车结合,就成了一个创意商店:整个商店的内外装修皆为瓦楞纸制作,包括餐厅的卡座、托盘、杯架等;商店里销售各种瓦楞纸制作的艺术品,从风车、拼图、台灯吊灯、纸模到家具,琳琅满目。

在台湾每一个较大城市的地铁站,都建有“台湾铁道故事馆”,销售各种憨态可掬的火车模型与玩具,以及火车或铁道元素的文具和生活用品,从明信片、帆布袋、手电筒、T恤、笔记本、存钱筒、公仔、车票,似乎随手拈来,却又匠心独运。

厦门的铁路文化公园前期优越的基础条件为文化创意植入创造了十分优质的条件:在铁路公园沿线,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陈列一个老火车头及车厢,既增加游览观赏价值,又可以在车厢里开设咖啡馆或者阅读馆或是小展览馆;可以用石雕或是铁件制作一个缩小的火车头模型,让小朋友过过开火车的瘾;可以根据在厦门铁道上行驶过的各类火车制作模型玩具进行售卖,还可以进行T恤、明信片等各种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

作为一个生活的“享乐者”,我深深地希望文化创意扎根、落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美、各种愉悦。

http://www.xmnn.cn/dzbk/xmrb/20140221/201402/t20140221_3720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