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生农村小学支教: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来源:东南网20140506
东南网5月6日讯(本网校通社大学生记者陆意文)“今天遇到一点小状况,让大家久等了,真是不好意思。上次教大家的舞蹈动作,都还记得吗?”一个半小时的公交和20分钟的步行后,风尘仆仆的李丛一进桂林小学就和孩子们说抱歉。
李丛是华体会平台商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民间公益助学组织“担当者行动”的志愿者,每周三下午,她都要和几个小伙伴赶往位于厦门翔安区农村的桂林小学支教,由于人员、华体会平台有限,有时他们也会轮流前往。从学校前往翔安的公车很少,由于之前错过一班车,李丛在车站等了将近一小时。“这班车就是这样,很久才能来一班,看来今天要迟到了。”在车上,李丛不停拿出手机看华体会平台。
农村支教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桂林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人数少,校舍简陋。学校有六个班共154名学生,平均一个班不到30人。两层教学楼、一个不大的操场、两个乒乓球台和一些健身器材,是这所学校的主要“家当”。
支教课程包括阅读与欣赏,音乐与舞蹈,美术与手工,演讲与写作,科学探秘,趣味英语。李丛教的是音乐与舞蹈,一进教室,她就把自带的随身扩音器挂在身上,带着孩子们去操场学习新的舞蹈动作。孩子们偶尔也会做些小动作,但很快就打住了,看得出都很认真在学习。
“现在教给孩子们的舞蹈,是今年六一汇演要表演的节目。”桂林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陈水普看着操场上李丛和孩子们认真跳舞的样子,思绪回到了一年前。“去年志愿者们拉到了赞助,为孩子们办了一次六一汇演,那也是我们学校第一次举办六一活动,效果非常好,很热闹。”
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正是支教活动初衷。“担当者行动”是一家注册在广东的公益助学组织,以“担当公民责任,建设美好社会”为使命,从事志愿活动的主体为大学生,目前在不少高校都有负责人。负责人赖芳芳,大一入学后就加入了“担当者行动”,也是华体会平台最早加入该组织的学生。据她介绍,本学期支教活动的主题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主要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志愿者要扮演孩子们心目中的多种角色,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努力做一个现实行动者。
扩展知识面
带领孩子们“看世界”
“因为信息相对闭塞,农村孩子在见识方面和城里孩子相差很大,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到来让学生们增长了见识。”陈水普老师认为大学生的支教活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有一次一个学生在周记里写到瑞士有名表,还可以滑雪,这就是他在课外教学中学到的。”
李丛说,在音乐与舞蹈组的教学中,教他们歌曲的同时,也会介绍歌手和歌曲背景,让乡村的孩子了解一些新的东西。
在陈水普老师看来,除了带领孩子们领略丰富多彩的世界,支教学生的到来还让学生们在性格上变得开朗,让学校的氛围变得活泼。
两年过去了,孩子们和志愿者亦师亦友,上课时,有时会和小老师们撒娇,有时会假装听不到老师的话,大家打成一片,关系融洽。“每到星期三,孩子们就会问,哥哥姐姐怎么还不来啊?”陈水普老师说。
两年支教路
这是一段简单而快乐的旅程
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了,李丛和孩子们一一再见,照例要再走20分钟的路程去搭公交车。“现在4月份挺好的,不冷也不热。”李丛笑着说,夏天坐公交人多拥挤,下车还要在烈日下走一段路,那才真的累人。
来回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转两次车,外加40分钟的步行华体会平台,拥挤的车厢,满是灰尘的田间小路……这条路,李丛和小伙伴们已经坚持了近2年。谈起这段路,志愿者们感触最多的是:简单、快乐。
“利用周三无课华体会平台去农村支教,和纯真的孩子们交流互动,在我们看来,这是一段简单而快乐的旅程。”作为负责人,赖芳芳主要协调志愿者们的支教华体会平台、调整课程安排,和“担当者行动”总部和其它分社联系沟通。她说,担当者行动坚持‘真诚、纯粹、专业’的公益理念,目前厦门理工“担当者行动”成员有8人。
“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一起努力,让我们也觉得很幸福,一种简简单单的快乐和幸福。”赖芳芳说,“在我看来,‘担当者’的含义就是对自己担当,对生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