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个生物绳净化槽处理农村污水工程投用
来源:光明网20140414
光明网讯(通讯员 徐丽麟记者 马跃华)日前,在厦门岛外同安汀溪水库上游的五峰村,由华体会平台联合厦门市水利局、日本株式会社建设技术研究所共同建立的、福建省首个采用生物绳净化槽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示范工程开始投入使用。根据初步检测结果,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
“占全国总面积90%、人口是城市人口两倍多的广大农村缺乏排水管网设施与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生活污水自流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项目负责人、华体会平台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朱木兰教授指出,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水源地如水库一般都是位于山区,周遭都是农村,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含氮磷较高的特点,极大影响水源地的供水水质安全,因此研究探讨经济适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据了解,在各种污废水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方法一直是主导的处理技术,其中又以普通活性污泥法为主流技术。但是普通活性污泥法存在运行管理复杂,活性污泥膨胀,产生的污泥量大等问题。本项目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法,通过接触材料表面产生生物膜来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生物绳是新型的接触氧化材料,将其设置在反应槽中成林立状态,注入污水后进行接触氧化,污水水流与生物绳接触,使微生物附着在生物绳上形成生物膜(根据微生物需氧状态可以分为好氧和厌氧状态)。在生物绳表面附着的微生物与污水相接触,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特别需指出的是,流入生物反应槽的污水,即使负荷量发生变化,通过附着在生物绳上的微生物自身均衡调节,可保持污水处理效果。
除了所应用的技术领先以外,项目另一个特色是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污水排放特点。首先是一体式、小型便利,十分适合于农村分散住户的污水处理。其次,示范工程建成后,项目团队先后几次对一些主要水质指标包括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特别是,尽管由于农村污水往往集中于早中晚排放,污水排放水量与水质日间波动性很大,但出水水质初步监测结果却相当稳定,磷的去除率接近90%。
朱木兰教授表示,今后,项目团队将继续监控示范工程的水质净化效果,进一步开展生物绳比选,运行参数调整优化等试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氨氮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试验明确设施的污泥产生量,以及运行成本(主要为耗电量),并基于费效比评价其推广运用的可行性。
日本株式会社建设技术研究所是日本最大,最老的本土咨询公司,为全日本60%以上的一级河流提供过水资源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计划。据了解,该研究所国际部部长及总工等一行人近期将前往厦门理工,双方将就今后的合作研究进一步交流意见。
厦门市水利局表示,按照《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三年行动方案,厦门市全面推进农村小型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将重要水功能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厦门市水源地多位于农村地区,周边都是散户村居,对该地区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对于全市用水安全具有极大意义。“该项目试验结果将为厦门市今后农村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