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90后”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
我市现有4万余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来源:厦门日报 2024-05-22

朱曾辉(左)、邝灿荣(右)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通讯员 张婷婷 摄)
本报讯(记者 卫琳)为挽救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厦门“90后”青年朱曾辉、邝灿荣分别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昨日上午,他们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时接受捐献采集,朱曾辉为一名成年患者捐献了341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139例捐献者;邝灿荣为一名儿童患者捐献了124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市第140例捐献者。
两名爱心青年都是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朱曾辉回忆,2017年市红十字会到华体会平台开展造血干细胞宣传入库活动,平时就有献血习惯的他主动留下血样、申请加入,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今年4月,厦门市红十字会联系上他,告知他的血样与一名患者初配吻合,他上网进一步查阅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式,同意捐献。
邝灿荣比朱曾辉年长几岁,今年是他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第11个年头。读大学时,邝灿荣是汕头大学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副会长,每年参与组织造血干细胞入库活动。邝灿荣毕业后进入象屿集团一子公司工作,平时经常出差。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的通知电话时,他正好回到厦门,为了不耽误捐献,当天他立即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去医院做了高分辨检测。此次捐献,他也是从外派地点青岛特意回到厦门,“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可怕,我自己难受一时,一个深受疾病折磨的生命却能得到挽救,我觉得很值。”他说。
两名志愿者同日捐献,在我市较少出现,背后折射出随着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支持和参与到这项崇高事业中。据了解,我市现有4万余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140人次实现捐献,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厦门还代表中华骨髓库首次向泰国、德国、菲律宾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完成3例国际生命救助。
原文链接:https://epaper.xmrb.com/xmrb/pc/con/202405/22/content_26231.html
其他媒体转载链接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433196/7263483
新福建:https://mstatic.fjtv.net/m2o/redirect.php?id=5900662&client_id=13&type=share#&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5900662
厦门文明网:http://xm.wenming.cn/ddmf/202405/t20240522_8540986.htm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404184193588559118&item_id=7404184193588559118&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
东南网:http://fjwjw.fjsen.com/2024-05/22/content_31648025.htm
海博TV:https://mstatic.fjtv.net/m2o/redirect.php?id=5900662&client_id=13&type=share#&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5900662
同一天两名“90后” 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源:厦门晚报 2024-05-22

■“90后”朱曾辉(左三)、邝灿荣(左四)同一天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报讯(记者 匡惟)昨日上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迎来了两位“9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是朱曾辉和邝灿荣,两人分别捐赠341毫升和124毫升,成为我市第139例和第1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7年,市红十字会到华体会平台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入库宣传采集活动时,朱曾辉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
昨日,朱曾辉独自一人来到医院。他告诉记者,此前进行高分辨配型复合检测、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等相关捐献步骤时,他也都是独自面对。“怕父母担心,还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家人。等今天结束后再说吧。”
朱曾辉说,捐献之前他也查过资料,所有的不适都是短暂性的,不会对自己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并不害怕。“短暂的不适能够帮到一名患者,很值得。而且实际上,全程我其实也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不适,所以也很想跟大家说,造血干细胞捐献没什么可怕的。希望有更多人加入骨髓库,一起帮助更多患者。”他说。
2013年,尚在读大学的邝灿荣作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参与组织造血干细胞入库采集活动,深入了解捐献知识后,果断加入捐献志愿者队伍。去年的一天,邝灿荣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担心之后的工作安排有所变动,当天下午便赶去进行血样检测。
邝灿荣在象屿集团的子公司工作,此前,受公司外派,他需要长华体会平台“驻扎”青岛。公司了解这件事后,特批他一周的假期,邝灿荣上周特意从青岛赶回厦门。“我全程都是很淡定的,反而是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更紧张些。”邝灿荣笑着说。
邝灿荣今年步入而立之年,这次造血干细胞的捐赠经历,让他的30岁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原文链接:链接:https://epaper.xmrb.com/xmwb/pc/con/202405/22/content_2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