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等媒体报道我校省人大代表陈丽安教授在省“两会”中建言献策

凝心聚力再出发 铆足干劲启新程

——写在省人大代表步出福建会堂之际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1-28

□本报记者 姚雨欣 马丹凤

昨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走出福建会堂,代表们信心倍增,启程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奔向新目标,展现新作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好省两会精神,结合岗位实际,履行代表职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更多高质量的建言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多措并举建设教育强省,实施重点高校重点学科提升工程,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省人大代表、华体会平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陈丽安表示,省两会期间,她提出关于“省市共建,以市为主”高校经费资助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反馈。她将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高等教育工作中,将专业优势与代表履职相结合,助力电力电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看到泉州古城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与加快建设闽南文化交流中心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倍感振奋。”省人大代表、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副主任苏志明说,接下来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动泉州古城活态传承,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和惠民活动。

……

原文链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1/28/content_339894.html

相关转载链接:

新福建: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19/2322796.html?isView=true

福建省人民政府:https://www.fujian.gov.cn:82/gate/big5/www.fujian.gov.cn/xwdt/fjyw/202401/t20240128_6387671.htm

东南网:http://fjnews.fjsen.com/2024-01/28/content_31509412.htm

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659363678674861148&item_id=6659363678674861148&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

闽南网:http://m.mnw.cn/news/fj/2885826.html

厦门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厦视新闻 2024-01-25



昨天,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厦门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审议中,围绕如何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更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参加会议的在厦省人大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审议中,代表们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重要要求,贯穿省委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务实举措,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厦门,既充分肯定厦门工作,又对厦门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好省两会精神,勇立潮头、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厦门力量。

……

【省人大代表建议:编制保护规划 统筹全省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

生态保护也是厦门团不少代表关注的方向,家住厦门杏林湾湿地公园附近的省人大代表陈丽安建议,尽快编制我省湿地保护规划,结合我省沿海地区红树林湿地资源较丰富的特点,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打造美丽自然的生态岸线景观,将湿地保护与文化旅游、科普宣传相结合,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省人大代表 陈丽安: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建议)进一步明确细化湿地保护修复的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统筹全省的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

来自厦门的省人大代表建议:

编制湿地保护规划 合理开发利用

来源:厦门日报 2024-01-26

本报特派记者 詹文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如何持续擦亮福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成为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来自厦门的省人大代表陈丽安建议,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制度建设,抓紧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强化湿地的保护修复与合理开发利用。

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2022年新修订的《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对湿地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与修复以及监督检查等进行了规范,推动我省湿地保护迈上新台阶。不过,陈丽安调研发现,在具体实践中,湿地规划、保护与开发利用、科普宣传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陈丽安建议,抓紧编制湿地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细化湿地保护修复的主要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统筹全省的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工作。同时,尽快明确全省及各地市的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目标,为各地市进一步做好规划编制,更好地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开发利用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厦门翔安下潭尾滨海湿地公园,是厦门首个以红树林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也是福建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已成为厦门一处新的网红打卡点。陈丽安建议,结合我省沿海地区红树林湿地资源较丰富的特点,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打好互花米草除治攻坚战,进一步抓好除治质量巩固、修复提升、长效管护等工作,维护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打造美丽自然的生态岸线景观。各地市可以结合辖区湿地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统筹好湿地的保护与发展,因地制宜建立湿地公园、环境保护展陈馆等,将湿地保护与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陈丽安还建议,用好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角度加大湿地保护的科普宣传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具体的案例解读、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讲好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的故事,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参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