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透过厦门国际时尚周解读产业发展密码:时尚力撬动城市竞争力
来源:厦门日报 2022-12-14
2022厦门国际时尚周于近期落下帷幕。本届时尚周以“融合·未来”为主题,共联动近百家潮流运动品牌,举办超15场线下系列活动,线上多平台实时直播。
时尚瞬息万变,每年的时尚周也推陈出新。今年,时尚周更是首度将时尚展搬到户外,并联合多个时尚地标举办系列创意活动。
变的是形式、内容,不变的是目标、初心。对于市民来说,时尚周展现了新潮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了时尚氛围,增添城市人文底蕴;对于产业端来说,它服务厦门设计、厦门品牌,搭建起连接消费者、商业资源和资本的桥梁。
本期深读,让我们透过时尚周观“风向”,解读若干产业密码。
深耕运动时尚 “厦门造”百花齐放
“运动时尚”是厦门国际时尚周的关键词。今年,共有80个潮流品牌汇聚时尚周“MIX PARK潮流运动时尚展”。展出的商品除了传统的服饰鞋帽,还涵盖可穿戴设备、健身器材、户外运动装备等。
琳琅满目的展品实际上也折射出消费需求的变化——在全民健身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运动时尚消费呈现专业化的特点。
专业化之外,个性化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本届时尚周运动品牌的秀场,“国潮”元素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如特步旗下新厂牌XTEP-XDNA与“少林”IP合作,传递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本届时尚周“小众运动”的“浓度”也更高。主办方不仅连续第二年举办板式网球比赛,还配套举办腰旗橄榄球趣味赛、浆板体验等。
无论是专业化,还是个性化,都指向一个趋势,运动时尚行业愈加细分,品牌竞相涌现。而随着新赛道的开辟,“厦门造”运动时尚企业频频发力,研发和市场并重,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例如,亮相本届时尚周的厦门品牌“秋野地”持续推进户外运动装备产品的更新迭代,已跻身业内头部梯队;在厦门设有生产基地的“金史密斯”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公司打造的“轻健身走步机”等产品颇受消费者欢迎;厦企准者体育凭借多项运动科技专利和新潮时尚的设计,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锐体育运动品牌;厦企数智引力创新利用AI等新一代技术,打造智能健身镜品牌“IMBODY”,使镜子变身“家庭健身管家”……根据今年认定的新一届“福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名单,厦门上榜的14个品牌中,有三个品牌与运动时尚有关,分别来自奥佳华、康乐佳和秋野地。
“百花齐放”的背后,是厦门厚植产业沃土,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依托港口和制造的叠加优势,厦门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运动健身器材和按摩器具生产出口基地,以及中国运动鞋服、帆船、运动眼镜和户外用品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安踏、特步、匹克、361°等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运动品牌在厦门设立总部,奥佳华、钢宇等为代表的厦门健身器械制造企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近年来,安踏、特步等还通过海外收购,发力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
人优势独特扶持给力 厦门原创设计师不断涌现
作为时尚表达的先锋,设计师是时尚产业人才链的核心。厦门国际时尚周发挥资源优势,为原创设计师搭台、赋能。
亮相本届时尚周的“入时”是一个配饰品牌。它背后是面向原创时尚配饰设计师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脱胎于由建发星光携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发起、主办的中国国际配饰设计大赛。
“通过举办大赛,我们发掘了一批优秀设计师,同时也发现独立设计师普遍存在渠道对接难的痛点。”据相关负责人张盛涵介绍,平台意在通过全链条服务,帮助原创设计师对接供应链和销售渠道,“让设计更有价值,助力设计师商业化成长。”目前,“入时”已与33位设计师签约,拥有2家线下时尚配饰体验空间,1家合作渠道店。
厦门本土优秀设计师、华体会平台副教授陈宇则将时尚周喻为一个设计教育的“实践场”,“这不仅是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也是对时尚产业的传承。”陈宇说。
在陈宇看来,以厦门国际时尚周为代表,厦门为设计师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一方面,厦门通过政策、资金、载体支持,孵化培育本土设计师及原创品牌,另一方面,厦门的时尚产业及设计教育资源已具有一定基础。
事实上,厦门在2015年就印发了《厦门市加快服装设计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人才培养引进、打造独立品牌、调动社会力量等方面进行奖励扶持。2020年,厦门又对政策进行修订,加大扶持范围,提高扶持力度,并继续实施五年。新政重点扶持本土服装设计师、原创设计师服装品牌,引进高层次设计人才等。
作为政策的受益者,陈宇感触颇深,“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厦门设计师跻身头部,尤其是独立设计师在业界颇具影响力。这些设计师代表着厦门时尚产业的未来,也是厦门服装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希望厦门能持续通过政策激励引导,推动更多时尚设计人才项目开花结果。”陈宇说。
本土企业拼科技 从制造转向“智造”
本届时尚周,时尚与科技融合的特点进一步凸显。而在生产制造、物流等消费者“看不到”的环节,厦门时尚企业也开始“拼科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