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南网 2023-02-16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核心提示
微小尺寸氮化物LED芯片、高性能光学元件超精密测控与制造、台风多发复杂海域大型风电场工程、海洋鱼源蛋白加工……日前,2021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
记者15日从省科技厅获悉,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授奖成果中,促进产业提质量、创优势、上规模的项目共168项,占全省获奖项目总数的80.8%,比上年度高出7个百分点,这些项目均已产业化或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3365.8亿元,新增利润431.5亿元;28项一等奖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有20项,占71.4%,比上年度高出8.5个百分点;2021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80项授奖项目中,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奖的项目有149项,占获奖项目数的82.8%,比上年度高出4.1个百分点……多个数据的上升,体现出了福建科技新走势。
突破关键领域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去年,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CTP技术——麒麟电池,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度再创全球新高,体积集成效率突破至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可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记者获悉,首搭麒麟电池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将于2023年一季度量产上市。
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完成单位的“动力电池CTP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此次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融合攀升
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与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之间,横亘着一条技术落地的鸿沟,业内称之为“死亡之谷”。要跨过鸿沟,就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此次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云-端融合的泛在物联网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由福州大学、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福建师范大学共同完成。该项目成果应用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生态等相关领域,支撑带动物联网生态产值数十亿元。
“从研发到产业化落地,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该项目第一完成人、福州大学教授陈星介绍,五家单位共同承担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项目、高校产学项目等,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等不同方向协同攻关。
2021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180项授奖项目中,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奖的项目有149项,占获奖项目数的82.8%,比上年度高出4.1个百分点,显示了我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
此次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复杂场景的海量视频智能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各类专项视图资源、数据、服务、共享和协同分析基础,开创了海量视图智能分析平台支撑城市公共安全和多部门协同新格局。
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此,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华体会平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顺痣有所体会:“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华体会平台立足模式识别与图像理解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联合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与厦门美亚柏科长期合作,聚焦视图分析与应用领域持续创新。充分发挥各自团队优势和技术积累,研发的技术和产品通过企业有效转化,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省新修订出台《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福建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全国省级科学技术奖励立法中,率先新增设立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2022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约289亿元,同比增长35%,是2017年的2.8倍,创近五年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