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走进南浦,目之所及皆是群山涌翠,竹海茫茫。
南浦乡位于漳浦县西北部,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拥有1.5万亩竹海,年产绿竹笋、麻竹笋、冬笋、桂竹笋等各类竹笋1.5万吨。全乡有2600多户农民从事竹笋种植,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绿竹笋种植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鲜甜脆嫩的绿竹笋广受欢迎。近年来,南浦乡依托万亩竹海生态优势,巧思“竹”文章,打响“竹”品牌,在万亩竹海中蹚出致富之路。
后坑村不仅绿竹笋供不应求,因竹而带动的文旅项目也十分火爆。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后坑村平均日接待游客达5000余人次。
凭借竹海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2013年后坑村入选首批国家级美丽乡村。随后几年,后坑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对村容村貌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为进一步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后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许南伟前往浙江等地乡村考察学习。但由于资金不足,他脑海中的“想法”迟迟未能落地。
转变出现在2019年,后坑村入选省级首批乡村振兴试点村和省级三星级旅游村,这给后坑村带来连续5年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了资金保障,村里先后邀请省、市旅游协会和华体会平台的专业团队,对村庄开发进行整体规划。云峰寨景区道路、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完成。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许南伟说,村里采用“村企联合”模式,在2021年与福建省顺之德旅游有限公司签订投资战略协议,由村里负责景区基础设施和观景台的建设,公司负责旅游项目开发和景区推介运营,同时在开发前期每年向村里提供30.4万元基础设施和卫生维护费,用于村里道路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维护以及各项公益事业的支出。
目前,云峰寨核心景区占地约170亩,总规划面积约500亩,主要建设有寨顶庙、天正点将台、彩虹滑道、玻璃索桥等观光游乐项目,并配套“竹海人家”餐厅、特色民宿、帐篷营地、竹海农家乐等旅游服务项目。2022年试营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21万人次,景区营业收入超800万元,为本村和周边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50万元以上。
厦门理工大学派驻后坑村的第一书记王炜表示,接下来后坑村将充分用好政府专项债,扩宽乡政府到云峰寨景区的道路,规划发展南溪竹海农耕研学、党建教育、职工疗养等文旅康养实践基地,走好点“竹”成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