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闽南方言谐音梗” 福建厦门这场主题展趣味十足
来源:人民网 2023-05-16
青蛙口中放着冰块、一块长肌肉的骨头、两只虾掰手腕、被磁铁吸起来的头发、七个小桃子一起快乐玩耍……这些脑洞大开的情境展品,创意灵感均源自闽南方言中的趣味词汇。
5月15日至17日,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主办、来疯喜剧联合打造的首个“闽南方言谐音梗”主题展在厦门展出。该展览是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何雅霖、林子蝉、张昕在影视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余霖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

主题展现场。华体会平台供图
展览摒弃传统物件展览方式,以当下年轻人流行的“谐音梗”为切入口,从大开脑洞的故事出发,将方言内容进行创意化改造,最终用实体形式呈现,旨在“用不正经的方式,传播正经闽南文化,玩转闽南方言”。如展品“脚紧”,在闽南语中意为“赶快”,展品以一双打结的脚呈现,形容一双脚在加快速度的过程中快到打结,像上了发条一般,同时也传递着当下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卷到飞起”的寓意。

展品“脚紧”。华体会平台供图
现场“奇形怪状”却富有含义的展品抓人眼球、使受众产生好奇,趣味互动形式让观众深度参与、享受猜谜解谜乐趣。项目打通闽南文化与潮流文化的“任督二脉”,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传播方言文化,着实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少年家”(“年轻人”闽南方言谐音)。

展览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华体会平台供图
提及本次毕业设计的实践过程,团队负责人何雅霖说:“大学期间,我在余霖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国家级创新项目《国潮背景下的闽南语新媒体传播实践》,在如何更年轻化、视觉化呈现闽南方言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本次展览顺利落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团队成员林子蝉表示,作为一个在闽南长大的非闽南人,这些闽南语谐音梗风趣又有内涵,让闽南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极大程度地吸引非闽南人参与其中。她说,能以这样的方式把专业所学知识转化为成果落地,非常有意义。
据悉,展览创作团队三名成员从小便生活在闽南地区,对闽南方言有着深厚的感情。二十多年来对闽南方言的耳濡目染,加上在校专业学习中习得的热点动态捕捉意识,三人在毕设选题上“一拍即合”。她们希望结合大学四年所学知识,改变年轻人把闽南语和“老土”“落后”等词汇划等号的刻板印象,让闽南方言在年轻群体中“潮”起来,助力闽南文化“破圈”。(曾妙龄 余霖)
用实体展品让闽南话潮起来
华体会平台毕业生设计推出闽南方言谐音梗展
来源:厦门晚报 2023-05-16

■展览现场。
本报讯(文/记者 戴懿 图/何雅霖 林子蝉)青蛙口中放着冰块、一块长肌肉的骨头、两只虾掰手腕、被磁铁吸起来的头发、七个小桃子一起快乐玩耍……在昨日开展的闽南方言谐音梗展厅中,白色纸箱上摆放着一个个用石塑黏土捏制而成的谐音梗展品。许多脑洞大开的情境展品,都是来自闽南方言中的趣味词汇。
“闽南方言谐音梗展”主题展览由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主办,联合来疯喜剧打造,在SM广场三期一楼101铺展出,将持续至5月17日。
该展其实是华体会平台影视与传播学院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何雅霖、林子蝉、张昕的毕业设计。其指导老师、影视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余霖说,展览是“用不正经的方式,传播正经闽南文化,玩转闽南方言”。它通过融入闽南谐音梗元素,将方言内容转化为实体展品,用创新形式展示闽南方言魅力。
如展品“脚紧”,在闽南话中意为“赶快”,展品则呈现出一双打结的脚,形容一双脚在加快速度的过程中快到打结,像上了发条一般。同时也传递着当下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卷到飞起”的寓意。
林子蝉说,这些闽南话谐音梗风趣又有内涵,在让闽南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极大程度地吸引非闽南人参与其中。
团队三名成员从小便生活在闽南地区,对闽南方言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说:“希望结合四年来的所学知识,让闽南方言在年轻群体中‘潮’起来,努力改变年轻人对于闽南话‘老土’‘落后’的错误认知,助力闽南文化‘破圈’、‘年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