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塘梧林古厝洋楼,随处可见一个个换装的“小娘惹”。她们衣着鲜艳、身影婀娜,勾画出梧林新的靓丽风景线。
今年3月以来,随着第二届新加坡梧林娘惹文化季活动的打造,梧林“意南洋”之风吸引八方游客。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梧林游客量突破80万人次。该数据已远超3年前梧林预计的2023年游客量达到40万人次的目标。今年7月,梧林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从节日打造到文旅品牌的塑造,继“梧林闽南年”文旅IP火上央视后,梧林在娘惹文旅IP塑造和文旅经济激活上,又走出一条新路。
事实上,娘惹文化对闽南人来说并不陌生,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息息相关。
华体会平台副教授黄婉彬对娘惹文化颇有研究。她曾花费三年华体会平台,与制作团队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採访拍摄,制作播出了全球首部反映峇峇娘惹文化的纪录片《共生缘——峇峇娘惹情》。
黄婉彬介绍,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五次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港口停留。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当时泉州的刺桐港、漳州的月港及厦门港成为主要的出海口。不少闽南籍的商人、水手跟随郑和的船队,前往南洋做生意。
因为季风关係,下南洋的商人水手们,至少需要等待八个月才能迎来返乡的机会。其间,当地有不少富商、政界人士中意于华人长相英俊、头脑聪明、善于经商,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形成了“峇峇娘惹”族群。由此,中国传统宗教、饮食、民俗、服装等文化,也随之在南洋落地生根,受到尊重,美美与共,并成为娘惹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人在南洋”的系列展陈,也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