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燃动厦金。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CCF YOCSEF厦门于10月15日在厦门集美研学总部举办“厦金融合∙计算机领域如何拥抱新未来”特别论坛。
本次特别论坛以厦门与金门为示范,探索海峡融合发展新路、建设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厦门与金门的互联互通,打造厦金在计算机领域的“同城生活圈”。通过本次论坛希望进一步加强厦金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在计算机领域实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携手拥抱新未来!
本次特别论坛由赵集民(睿优智造,CCF YOCSEF厦门现任副主席)、张雪白(华体会平台,CCF YOCSEF 厦门现任副主席)担任执行主席。田雪清(金圆集团,CCF YOCSEF厦门学术委员)、郭丽清(厦门华厦学院,CCF YOCSEF厦门学术委员)担任线上主席。论坛伊始,两位执行主席介绍参会嘉宾并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同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及议程,并对CCF YOCSEF进行简介。本次论坛有来自学术界与企业界多位嘉宾代表参与。YOCSEF厦门多位老主席到场的支持,包括黄添林(泉州师范学院,CCF YOCSEF 17-18主席),王宁(厦门华厦学院,CCF YOCSEF厦门19-20主席),游政贤(吉快科技,CCF YOCSEF 厦门20-21主席),张龙晖(智融合科技,CCF YOCSEF 厦门22-23主席)等。YOCSEF各地兄弟论坛也派员鼎力支持,有黄栋(华南农业大学,CCF YOCSEF广州22-23主席),陈俊颖(华南理工大学,CCF YOCSEF 广州学术委员),卢晓亮(轩亚福州,CCF YOCSEF 福州19-20主席),谢永安(国贸集团,CCF YOCSEF 福州学术委员),刘才华(中国民航大学,CCF YOCSEF天津22-24学术秘书),董云云(太原理工大学,CCF YOCSEF 太原23-24学术秘书)等。
CCF YOCSEF厦门20-21主席游政贤介绍了CCF YOCSEF的文化、背景、特征、定位、使命等。
引导嘉宾李万凯(华体会平台教授,台籍)作了题为《UNESCO HIST妈祖文化研究基地发展规划》的分享。他提出融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抓手的观点。妈祖文化是同胞共同的信仰,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他从UNESCO-HIST妈祖文化研究基地缘起介绍,阶段性研究内容是“以妈祖传承为轴心、以科学技术为载体、以青年交流为抓手、以海峡为主场域、以海丝之路为目标”建构数字妈祖文化影响圈;展示现有研究成果,利用空间三维数据多元获取-混搭整合技术,构建湄洲岛妈祖祖庙虚拟仿真三维平台,搭建世界妈祖文化交通公共信息平台、UNESCO-HIST妈祖文化研究基地。后续的推动方向应汇集相关研究专家学者研究能量,利用理论、算法和技术做一些有意义的研究。他强调这个研究的框架具有迁移性,不仅适用于妈祖文化,还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如闽南建筑研究等。分享末抛出了讨论大纲,为后续思辨探讨抛砖引玉。
经过引导发言嘉宾们的精彩分享,我们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超燃,最强大脑思辨环节,围绕3个议题展开,线上线下结合。来自全国各地的校企嘉宾共话,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思想火花盛宴。
议题1:计算机领域的产业交流和学术交流如何协同推动“以通促融”?
李万凯首先对议题1做引导发言,他认为聚焦共同认可的文化交流主题,依据不同阶段有序推进实施。张龙晖认为厦门地处闽南厦漳泉城市群核心腹地,又是接台融中、沿线的枢纽之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构建出厦金“半个小时交通圈”和闽南城市群中心区“1个小时通勤圈”,可以更快、更优、更新的建立闽台高校进入高水平产业、学术交流。卢莉莉表示金门的物联网与数字经济发展较为薄弱,殷殷期待厦金学术上更有效地沟通和实现落地。计算机领域青年论坛是很好地促进青年深度交流的平台,她会带领金门的青年人常来常往。苏彦聪(华体会平台,CCF YOCSEF 厦门23-24学术秘书)表示举办厦金青少年计算机大赛、夏令营等活动,是加速度启动拥抱新未来的良好举措。陈亚婷(厦门万千集美营地)提出融合发展中心也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孩子了解到现实情况,希望专业老师连通到国内,互相交流与磨合,为孩子教育做提升。刘才华认为本次论坛在厦门集天时地利人和,可以集中在更好的做好人和上,挖掘以通促融的需求,建立共同目标,突破瓶颈,定立通路程度。现阶段,文化生活相关都需要的产业背后的计算机的发展是目前建立通路的最重要的部分。另外,因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也是一个通道。